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472|回复: 0

职务犯罪发案的原因、预防对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13 15:4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职务犯罪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它是伴随着阶级、国家、职务、法的产生而出现的,它为历朝历代的统治阶级所不容。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不发达国家,不管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以法的形式将之固定下来,以法的手段进行打击、惩治,以维护统治阶段的利益和江山社稷的稳固。笔者就预防职务犯罪发案的原因、预防对策谈点浅见:
9 U. t! Q4 A" R( s4 f, K+ A 一、职务犯罪发案原因:! @# v, [3 I1 a  z  _: W
1、收入悬殊、权力失去制约和监督。市场经济条件下,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分配方式多样化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巨大物质利益反差的刺激和诱惑下,加之权力失去制约和监督,一些国家工作人员开始利用手中掌握的人事、销售、财务和资源分配权力进行“权力寻租”,陷入权钱交易的旋涡。
/ ^; x+ F/ ~5 C1 u& \+ y* j" G 2、不注重世界观的改造。现在很多涉案嫌疑人都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水平,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性的问题,那就是不注重学习,特别是不注重政治学习,不注重自己世界观的改造,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和个人工作、生活上的一些挫折,迷失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关键时刻把握不住自己,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有的嫌疑人自认为应该得到提拔重用而未被提拔重用,因而心理失衡,以身试法;有的犯罪嫌疑人是带着一种“你捞我也捞,不捞白不捞”,“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市侩心理索贿受贿。如一位嫌疑人在剖析自己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时谈到,自己多年来一直是业务骨干,勤奋工作,秉公办事,在别人眼里自己年纪轻、能力强、有学历、应该得到提拔重用,他自己也一直对此抱有极大的希望。但后来组织上启用了比他年纪更轻、学历更高的人走上了他向往的领导岗位,他自认为被提拔重用的希望彻底破灭了,因此产生逆反心理,开始走上利用职权索贿受贿的犯罪道路。, E$ Y+ M3 y9 X: p
3、特权意识和拜金主义是其犯罪的思想根源。这些人党性观念不强,思想空虚,意志薄弱,在特权思想的影响下,不能正确理解和对待国家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大幅扭曲和变更权力的性质,认为“有权就是真理”、“有权就有一切”,高高在上,为所欲为。同时,受西方腐朽文化的腐蚀,滋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在“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观念的影响下,在金钱和利益的诱惑下,盲目攀比,贪图享乐,利用手中特权,大肆进行职务犯罪活动。
$ J) N3 _4 l) M- V+ ^ 4、不注重道德修养。多数职务犯罪嫌疑人或多或少都有意志消沉、精神萎靡,赌博,封建迷信,不正当男女关系,婚外性关系。都有一定的地位和身份,他们走上犯罪道路不是因为不懂党纪国法,而是因为他们的道德修养低下,贪图享乐,一切向钱看。从他们贪污受贿所作所为来看,什么公仆意识、党性意识、服务意识在他们的思想观念里都已荡然无存。有些人原本也是一些优秀青年,他们走上犯罪道路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有些嫌疑人的交代来看,每个人对自己的第一次贪污受贿的经过都记忆犹新。交代的最清楚,最详尽。而多次贪污、受贿之后,他们已不再记得那么清楚了。这说明,他们走上犯罪道路的那一刻也是有过激烈的思想斗争的,他们的道德天平并非一开始就倾向犯罪的一边。正是由于他们平时不注重道德修养,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才一步一步陷进犯罪的泥潭不能自拔。
% L' F  M7 r6 u- O/ m! Y2 y 5、社会上不法之徒的拉扰腐蚀。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由于一些体制、制度不完善或者说有漏洞,权力在某些环节、某些方面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就导致社会上一些不法之徒,想尽千方百计用糖衣炮弹向掌握权力的党员领导干部实施突袭。腐蚀党员干部的势头之猖獗,手段之劣,达到了令人震惊的程度。他们往往瞄准领导干部的薄弱环节投其所好,用金钱美色加以诱惑,将我们党员干部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拉下水,使他们攫取暴利的企图得逞。我们的党员干部如果对此没有足够的认识,不注意防微杜渐、时刻警惕,就极易被腐蚀、被利用,跌入罪恶深渊。著名的厦门远华案大家都知道,伴随着赖昌星走私大案浮出水面,众多高官,什么市委领导、省政府领导,海关、公安的各级官员,一批在当地名声显赫的高官纷纷落马。赖昌星用以致胜的是什么?这个大家都知道,是红楼。在吃、喝、嫖、赌、送一条龙的服务之下,很少有人能抵住诱惑。
3 G$ A9 x; ~# R 6、讲亲情不讲原则。褚时健,这个人大家也都知道,一代烟王,带领一班人把一个小厂发展成亚洲第一、世界第五的现代化烟草企业的企业家,又是如何从高高的红塔山顶跌入犯罪的深渊中呢?5 p( D' L- v5 j/ p( k
褚时健堕入犯罪最主要原因是他过重的亲情,而且是讲亲情不讲原则的变了味的亲情。褚时健对妻儿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这种特殊的感情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一场反右风暴,褚时健夫妇被下放到新平县红光农场。那时女儿褚映群刚两岁,一家三口人挤在一间四面透风的茅草棚里。其弟弟褚一斌出世后,几乎是在姐姐背上长大的。作为右派的儿女,他们历经坎坷。褚时健每当想起这些,觉得欠儿女的太多,要给他们以补偿,用手中的权力在金钱方面给他们补偿,使他们尽快致富,过上上等人的生活。在这种思想支配下,褚时健开始实施计划。当褚映群提出让父亲褚时健给普宁市烟草公司多批一些烟草,好让其解决在珠海的住房。褚时健马上帮忙。褚映群不但得到住房,而且从该烟草公司借款930万元。褚映群在与揭阳市烟草公司的卷烟生意过程中,共从该烟草公司要走人民币2700万元,港币100万元,美元30万元。在褚总的关照下,褚大小姐就这样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迅速成为具有千万元的富婆。褚一斌伙同港商陈某某在深圳以未注册金化房地产发展公司的名义,进行非法活动,也在父亲的关照下摇身一变,成了千万富翁。褚时健本以为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为儿女做些关照,对他们儿时受的苦给予相当的补偿,弥合他们心灵的创伤,但这粘满铜臭的亲情,只能给家庭、儿女带来更大的疾苦。( _' I& g  _+ T3 H& g. b
7、靠权吃权,追求权力的私有化。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时下广大人民群众切齿痛恨的一大公害。他们靠的所谓山,所谓水,实质上就是权,是行业特权。有些公职人员以行业职权自居,充分利用权力,靠特权这根魔棒收刮民财。用特权来谋取一己私利。最终走向犯罪。0 _+ D; x6 ^, `& y
8、法制观念淡薄,存在侥幸心理。有些人并不是法盲,知道什么是犯罪,也知道犯罪后果,但其法制观念不强,对有关规定置若罔闻。有章不循,有令不止,明知故犯,无视法律尊严,肆无忌惮地进行各种职务犯罪活动。同时,他们之所以明知故犯,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心存侥幸,认为向自己行贿的都是自己的老朋友,铁哥们,绝对不会出卖自己,贪污多与下属共同作案,认为同坐一只船,相互保密,不易案发,以致在犯罪的道路上越陷越深,甚至出现“前腐后继”,前后任“一把手”连续落网的现象。还有一种心理,认为行贿和受贿双方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你给我钱,我给你办事,互利互惠,为了双方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行贿方不会出卖我。他们没有深思、行、受贿双方的心理基础是不一样的,双方之间的关系完全受利益支配,毫无情义可言。一位行贿人坦称:那些接受他贿赂的人让他从心底里看不起,而那些不接受他贿赂的人,虽然不一定使他得到他想得到的利益,但他却从心底里敬佩他们。7 o+ ?& x8 s4 ^* q
9、利益驱动,见利忘义。部分犯罪嫌疑人年龄不大,但手中都握有实权。在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决定效益的今天,许多单位和人员不惜拿金钱来做有关人员的工作,以期尽早拿到他们想要的批件、想做的工程,在这些权钱交易中,部分国家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观念逐渐丧失,久而久之养成了不给钱不办事、给钱少慢办事、多给钱乱办事的恶习,把权力变成了摇钱树。一位嫌疑人早在去年检察机关查办其他案件时已有所警觉,担心要涉及到他。但当他面对行贿人一次又一次送上的上万元的行贿款时,仍经不住诱惑,如数收下,从而在犯罪的泥沼中越陷越深。
6 {* F! a1 Y* t5 W 10、规章制度和监督管理因素。规章制度对于规范国家工作人员的行为,引导其正确履行职权具有重要作用;监督管理对于保障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减少各种职务犯罪的产生具有重要作用。规章制度的不健全,疏于或不到位的监督管理很容易导致职务犯罪的发生。如平时我们所说“小金库是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温床”,其中的“小金库”实质上就是规章制度不健全,缺乏监督管理的产物,也是某些人犯罪的一个重要载体。
& R+ T( J; H% c& g+ u4 [ 职务犯罪的原因很多。但分析起来印证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贪念一起,如抱薪救火,火不灭。同时又印下了另外一个道理,那就是陈毅老先生那句话:莫伸手,伸手必被抓。/ q3 S* P* c( m, X6 @
二、预防职务犯罪的对策:0 X2 U3 [, Y( x
1、加强对国家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建立道德防线,防止公职人员的蜕变。通过加强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问题,正确行使自己的职权和履行自己的义务,忠于职守,勤政为民。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从讲政治的高度教育干部遵纪守法,抑制奢华,继承和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创业的中华民族传统,提倡淡泊名利、甘于清贫、艰苦创业、廉洁奉公、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在思想上构筑起反腐倡廉的堤坝。对一些重要的部门和单位,平时工作较繁忙,越是这些部门和单位,越是不能放松对工作人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对干部的教育应包括理想信念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并通过剖析典型腐败案例进行警示教育,通过经常性的政治教育打牢思想政治基础,筑牢思想政治防线,过好权力观、金钱观、女色观,做到自省、自警、自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自觉抵制各种剥削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进一步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  n/ @0 f5 V8 K
2、过好权力关。权力在有些人手中出问题,主要是不能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甚至认为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把权力作为谋取私利手段。历史的教训反复告诉我们,权力是一种责任,是一种风险;有一份权力,就有一份义务、一份责任;多一份权力,就多一份责任,多一份风险。使用权力的过程,应当是一种奉献和付出的过程。同时,权力又是一种约束,是用来约束使用权力的人的。( r) b2 L9 s, O$ ?& N+ R: G0 {* I
3、算好四笔帐。在廉政问题上,我希望大家算好四笔帐。一要算好政治帐。经常回顾自己走过的风雨历程,算算自己经历了多长时间的奋斗,才达到今天的地位。腐败将断送自己的政治前途,于公是党和人民培养干部资源的浪费,于私是自己光辉前途和宝贵尊严甚至生命的丧失。二要算好人身帐。放眼世界,看多姿多彩的生活,领略自由的可贵。一旦违法犯罪,身陷囹圄,丧失人身自由有多可悲。三要算好经济帐。看自己一年能拿多少工资奖金,一生能拿多少工资奖金,再与其他单位人员,与下岗工人比比,如果自己违法乱纪必然落入法网,丢掉饭碗,在经济上也是多么不值得的。四要算好家庭帐。现在几代人亲情融融,享受天伦之乐的幸福,如果违法锒铛入狱,不仅无法孝敬父母、照顾妻儿,还会使父母妻儿人前抬不起头,人后暗自落泪,多么惨淡凄凉。大家一定要记好、算好这四笔帐,千万不要算错帐,走歪路,摔跟斗。, |, u0 N7 S' O8 K+ J
4、坚持标本兼治,处理好打击与预防的关系。打击职务犯罪和预防职务犯罪是两个相互依存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打击与预防是相辅相存,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打击是最好的预防,没有有效的打击,就谈不上有效的预防。打击是手段而不是目的。通过对严重职务犯罪的惩治,打击其犯罪活动的嚣张气焰,教育和警示国家工作人员,不想犯罪、不能犯罪、不敢犯罪,达到减少和预防犯罪的目的。对职务犯罪的打击惩处是遏制腐败现象的有效手段,但打击本身并不是目的,打击的目的在于发挥法律的警戒、威慑作用,惩一儆百,预防职务犯罪的发生,防止腐败现象的蔓延。从这个意义上讲,打击只是手段,预防才是目的。为此,不能混淆目的和手段的作用,没有有效的打击,或只打不防,就会出现打不胜打的局面;只防不打,则会出现防不胜防的局面。只有做到打击的同时抓预防,预防的同时抓打击,防中有打,打中有防,打防结合,“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对腐败分子要从重从快予以严惩,展示他们的可悲下场,达到查处“一批人”,震慑“一批人”,警醒“一批人”,教育一大批人的目的。实现其不愿犯、不想犯、不敢犯的成效。7 L( ]4 p! P$ {& [" I
5、运用反面教材开展宣传教育。我们既要注意运用正面教材宣传教育以树立人,又要注重运用反面教材宣传教育以改变人。社会生活中,有一部份人及其不稳定,并不是不想渎职,而是不敢或不能渎职,这一部分人可以称之为不稳定分子,其思想随意性很大,犯罪的可能性也很大。所以,对这一部分人我们应通过大量的反面教材,教育之,改变之,改变他们的思想,使他们由不敢为不能为转向为不想为、不去为,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5 E7 [4 x! ^/ p; w
6、建立行之有效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推行政务公开,增强职务行为的透明度。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权力的滥用。因此,必须完善各种监督制度,推行政务公开,使其履行职务行为有较强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将其权力置于“阳光”之下,避免“暗箱操作”。7 z! N8 _# F' ~$ F
7、强化内部监督管理机制,建立有效管理制度。从一些发案单位和行业看,诱发职务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内部监督不力,权力过于集中,规章制度的不健全,有的是有章不循、形同虚设,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强化监督机制,防止权力滥用。
, A& A5 ?& b2 ?* m 总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任重而道远,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职务犯罪的形式,手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实际工作中深入研究,不断探索,进一步掌握职务犯罪的发案规律、发案原因,从源头上根治和预防职务犯罪,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
. t: {/ A' h8 ?( R% L5 s( k 作者单位:彭公祥重庆江津市人民检察院
; y1 x: p' _$ X* T, x5 t: Y 来源:正义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大连法律网 ( 辽ICP备11016413号 )

GMT+8, 2024-3-29 14:47 , Processed in 1.09002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