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252|回复: 0

职业安全卫生讲课教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15 17: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职业安全卫生讲课教案

题    目:加强预防意识,提高职业安全卫生工作水平

教学目的:使从事基层工会工作的同志、基层单位的职工代表对职业安全卫生树立强烈的预防意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及行政文件,了解一些风险识别、风险消除或降低的知识。

教学内容:
一、加强职业安全卫生的意义
二、职业安全卫生的定义
三、法律、法规及行政文件依据
四、我们身边的职业安全卫生风险
五、如何预防为主
六、工会组织在职业安全卫生中的作用
七、其他应知道的事

一、加强职业安全卫生的意义
21世纪是人类社会高度文明、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共同的主题。然而,人类仍然面临疾病和生产生活中自我保护的难题。据了解,目前全球每分钟发生各类伤亡事故476 起,每年死于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危害的约为110万人次,各种事故和职业病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世界各国国民生产总值的5%。因此保障劳动者安全,保护劳动者健康问题成为全球关心的课题。
因职业安全卫生事故造成的损失包括:
1、病假工资、加班费、临时替代劳动、提前退休、招聘新的劳动者、再培训费用
2、生产和经营的损失
3、工厂、设备、材料和产品的损失
4、处理事故的时间损失
5、日益增加的保险金、律师的费用
6、名誉、形象受损
    保护所有劳动者在工作中的安全与健康既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现代文明的基本内容。1956年6月由周总理亲自主持,起草并通过了我国三个职业安全卫生法规,即《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建筑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和《职员、工人伤亡事故报告规程》即著名的三大规程,为我国企业的职业安全卫生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规范要求。七十年代初,一些发达国家针对国内职业安全卫生的现状提出:“国家检察,雇主负责,行业(协会)管理,工人监督”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模式。最近的第十四届世界职业安全卫生大会明确提出:劳动者在享受就业权利的同时,必须享受劳动安全卫生权利。
    中国对劳动保护实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国家监察、行业管理、群众监督相结合的办法。工会劳动保护工作实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群专结合,依法监督”方针。政府还具体规定,每年从企业更新改造资金中提取10%至20%用于劳动安全卫生工作。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企业的发展根本取决于市场销售,开发市场最主要的条件是资本、技术创新、市场服务和企业的综合素质(品质),而职业安全卫生又是反映企业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企业通过OHSAS18001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成为继ISO 9000质量体系认证、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后应取得的第三张国际市场准入证。
二、职业安全卫生的定义
    指影响作业场所内员工、临时工、合同工、外来人员和其他人员安全与健康条件和因素。(摘自《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试行标准》)
    职业安全也叫劳动安全,是研究生产劳动整个过程对劳动者安全的影响,提出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安全,控制和预防安全事故的一门科学。
    职业卫生也叫劳动卫生,是研究作业环境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提出改善作业环境、保护劳动者健康、防治职业危害、预防职业病的一门科学。
三、法律、法规及行政文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5年1月1日实施,第6章第52至57条,共6条有关;该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主要指必须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检查制度、伤亡事故和职业病调查处理制度。
2、《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00年10月27日实施,第22、23、24、26、38条,共5条有关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1994年7月1日实施,第15、55条,共2条有关
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98年9月1日实施,全文6章,54条
5、《工厂安全卫生规程》1956年5月25日实施,全文11章89条
6、《国务院批转劳动人事部、国家经委、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和劳动安全监察工作的报告的通知》1983年5月18日,6条改进意见
7、《工人考核条例》1990年7月12日实施,经国务院批准劳动部发布,第14条考核内容有关;第十四条 工人生产工作成绩的考核,主要包括完成生产任务的数量和质量,解决生产工作中技术业务问题的成果,传授技术、经验的成绩以及安全生产的情况等
8、《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2年5月1日实施,全文7章79条
    至于职业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是指关于消除、限制或预防劳动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保护职工安全与健康、保障设备、生产正常运行而制定的统一规定。有关地调处的主要有:
1、SY/T 6276-1997《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
2、SY/T 6280-1997《石油地震队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规范》
3、《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指导意见》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由国家经贸委2001年30号公告于2001年12月20日发布实施,1999年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试行标准》同时废止。
4、GB 11651-89 UDC 675-682《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
5、GB 5083 85《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1986年3月1日实施
    以上规程和标准在其有效领域评价或检验企业安全卫生工作,具有权威性。即使是推荐性规程或标准,企业一经接受采用或同意纳入经济合同中就成为各方共同遵守的技术依据,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
四、我们身边的职业安全卫生风险
1、与生产过程有关的职业性有害因素
a)化学因素,主要包括生产性毒物和生产性粉尘。
生产性毒物有四类。
窒息性毒物:一氧化碳、甲烷、二氧化碳等;
刺激性毒物:氨气、氯气、二氧化硫、甲醇、乙醇;
血液性毒物:苯、亚硝磷盐;
神经性毒物:铅、汞、汽油;
生产性粉尘有3类。
无机性粉尘:矿物性粉尘,如砂、石棉、煤;金属性粉尘,如铁、锡、铅、铜等金属及化合物尘等;人工无机性粉尘,如玻璃纤维、金刚砂、水泥等;
有机性粉尘:植物性粉尘,如棉、麻、烟草、木材尘;动物性粉尘,如毛发、骨质尘;人工有机粉尘,如有机染料、塑料、人造纤维尘等。
混和性粉尘,指上述各种粉尘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存在而言,如金属研磨尘、煤矿开采时产生的粉尘。
b)物理因素,主要包括:不良的气候条件如高温、高湿、热身、严寒等;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等;生产性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如紫外线、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激光、高频电磁场等;电离辐射如X射线、α射线、β射线、γ射线、宇宙线等;
c)生物因素,主要指病原微生物和致病寄生虫,如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脑炎病毒等。
2、与劳动过程有关的职业性有害因素
a)劳动强度过大或劳动安排与劳动者生理状态不适应;
b)劳动组织不合理。劳动时间过长或休息制度不合理。
c)长时间处于某种不良体位,长时间重复某一单调动作。
d)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
3、与作业场所环境有关的职业性有害因素
a)作业场所设计不符合有关卫生标准和要求;(如厂房小,厂房建筑及车间布置不合理等)
b)缺乏必要的卫生技术设施;(如缺少通风换气设施,采暖设施、防尘防毒设施、防噪防振设施、防暑降温设施、照明高度不足等等)
c)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使用个人防护用具方法不当或防护用具本身存在缺陷等。
    根据原机械工业部对重点企业(1950-1985年)死亡事故的分析研究表明:从物质原因来看,主要是:
1、        触电            13.99%
2、        高处坠落        13.21%
3、        火灾爆炸        12.45%
4、        起重伤害        12.31%
5、        物体打击        11.88%
6、        机器工具伤害    10.85%
7、        车辆伤害         8.11%
    从组织原因来看,主要是:
1、        违反操作规程               37.97%
2、        对现场缺乏检查或指导有误   10.55%
3、        不懂操作技术和安全知识      9.05%
    其他还有:设备有缺陷(6.35%);防护、保险、信号、标志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4.72%);劳动组织不合理或缺乏监护(4.46%)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大连法律网 ( 辽ICP备11016413号 )

GMT+8, 2024-3-29 09:26 , Processed in 1.09474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